「地區康健」服務不一欠透明 議員:無所適從 難紓負擔

featured image

Daily News | Online News

【明報專訊】2017年《施政報告》提及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目的是加強社區慢性病治理,紓緩公營醫療壓力。本報透過查閱網站及致電各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查詢,發現全部未有提供詳細服務內容,例如可享用政府資助的物理治療次數,有會員在面見護士後才獲悉成為會員後,可享私營醫療中心折扣價驗眼及做物理治療。即使是同一營運機構,康健站提供的服務亦有差異。有立法會議員稱基層醫療概念原意雖好,但政府外判服務卻未有統一標準,解說服務工作亦欠奉,恐難紓緩社區醫療需要。

Daily News | Online News 醫衛局:因按地區需要 服務有差異

醫衛局回覆,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已遍佈15區,餘下3區康健中心包括南區及元朗將分別於明日及本月24日開始提供服務;荃灣則年內投入服務。局方稱,康健中心不同計劃的補貼服務次數均設劃一上限,個別會員獲取的服務次數,根據會員臨牀需要而定,而各班組及個人治療/諮詢服務經預約安排,各項服務設政府補貼,而相關的市民共付額(如適用)已在網頁列出。該局補充,地區康健站屬過渡性質,鼓勵營運機構制訂附加服務配合地區需要,計劃因而有差異。

本報翻查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網頁,全部沒列出相關慢性疾病管理計劃如物理治療及視光學評估等服務獲資助的次數上限。記者逐一致電查詢,方獲部分職員轉駁護士回應,目前資助的物理治療服務僅限於腰背痛及退化性膝關節痛症,3年內接受最多8次資助,每次收150元。記者又發現,眾多康健站唯獨屯門容許3年內可獲最多12次資助物理治療。部分康健站職員稱只負責登記,着記者到場登記做會員後,再向職員了解服務詳情。

Daily News | Online News 會員:登記前問福利 不獲告知

記者昨到同由復康會營運的沙田、中西區及東區康健站,其中東區站職員稱負責登記,對服務有查詢可留下聯絡方式待覆;中西區站職員說由於政府資助或會變更,故網上沒列出如物理治療的具體資助次數;沙田站於午膳時間關門一小時,卻未有於網上通知,職員稱因應周六人流較少,故關門作職員午膳時間。

有沙田康健站會員反映該站資訊欠透明,成為會員前查詢也不獲告知會員福利,至面見護士多番查詢,才獲告知除物理治療服務可獲資助8次,以會員身分光顧網絡下的治療師可獲折扣,以視光學評估為例,會員可以150元做原收費650元的眼底檢查,了解有否高血壓或糖尿病。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凱欣稱,政府未有統一及理順各康健站服務,令市民無所適從,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劃一規管各營運機構的服務及作清晰解說,否則難紓緩公營醫院負擔。

Daily News | Online News (施政報告)

相關字詞﹕施政報告 沙田 地區康健站 地區康健中心

Read More

Share on Google Plus
    Blogger Comment
    Facebook Comment

0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